推薦人:陳文思
7年前我一位嬌弱的前同事愛上爬山,她常常待在山裏5、6天,下山時偶會聽她抱怨:「真是自虐,好累呀…。」但每隔一陣子,她又往山裏去。我無法理解的問她:「妳怎麼可以忍受那麼多天不洗澡?要運動,在健身房有冷氣吹,多舒服呀!」她只是簡短的說:「山實在太美了。」那時,「爬山健行」絕對不會是我的休閒運動選項。
2020年被疫情悶壞的我,偶然機緣下,和朋友去了上帝的部落-司馬庫斯,遠離都會塵囂,走進大自然,煩躁不安的情緒被撫慰,彷彿回到生命心靈的家,從此對山有了全新的認識,也慢慢地走進山林,開始向山學習。也因著對山有些粗淺的認識,讀著「山教我的事」時,內心是有極大的共鳴的,「對人生充滿疑惑的我…答案不會憑空跑出來,只有邁出腳步尋找,才有可能出現。」看著作者的文字與手繪插圖,猶如跟著作者跨出步伐,一步步緩緩地走進山、認識山、觀察山、攀登山…,開啟心靈的眼睛,在大自然裏尋寶。
有別於一般登山的圖書,介紹各地可爬的山、可走的古道及相關注意事項,「山教我的事」是作者2014年以來的山行紀錄,作者是因為逃避,也為了摸索,他頻繁地走進山裡,他參加嘉明湖手作步道假期,學習用雙手作步道;他跟著熱血教官們,與活潑的國中生一起在高山進行冒險體驗教育;他與調查團隊走入荒煙漫草中踏查古道,聆聽在地耆老與文史工作者的生命故事; 他跟隨台電工作人員,走進百年時光之道,發掘一段被淡忘的歷史;他報名淨山活動,以垃圾之名上山,把不該留在山上的東西帶走;他拜訪守護山林的巡山員,聽他們敘說工作的挑戰與艱辛…,作者充滿探索趣味的山岳地圖,融合地理、歷史、生態及人文,描繪台灣的山林,包括雪山、大霸尖山、南湖大山、嘉明湖、能高越嶺西段、棲蘭、太平山、阿里山、布農祖居之地等。記錄為台灣山林付出的那群人與那些事,呈現山中樸實卻令人著迷的簡單生活,他一次又一次的山行,他放慢了步調,多聽了一些故事,也多了一些思考的時間。
這2年來,我大部分都是跟著商業登山團爬山,領隊只會簡單介紹相關地理空間、行程時間及安全注意事項,大部分團員從登山口起登後就是為了登頂,沿途的駐足通常就是為了美拍打卡,我們極少有地質生態觀察,沒有歷史典故解說,更別說無痕山林的宣導和所謂的登山教育。再因新冠疫情的衝擊,國人無法出國旅遊而將休閒遊憩轉往戶外,一時之間登山健行蔚為風潮,原本幽靜的山林古道一到例假日,除了人聲鼎沸外並滿地垃圾,感慨我們擁有豐富且珍貴的山林景觀及生態資源,却從未被教育如何珍惜上天給台灣的這份天然寶藏。
大自然帶給人的力量是很神妙的,想看到壯闊的景致,必須千辛萬苦、耗盡力氣。登的山越多,越讓我覺得自己是何等的渺小。祈願每一位走進山裏的人,都不再侷限於山的美麗與征服,能對山有更多的理解與尊重,能在山裏更認識自己並找到前進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