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名人書房

名人書房
蔡淇華

當書房移居至心房-我的五座書房 /作家 蔡淇華 

    國小時,對方塊字精細不厭,國語日報是每日定食,週日的古文觀止是假期大餐。小五時,蠶食鯨吞教室裡,國立編譯館的一百多本兒童讀物後,仍難饜足。於是便利用家境的優勢,購入一套套亞森羅蘋、國內外經典的兒童改寫版,像是金銀島、地心探險、聊齋、三國、封神、七俠五義等奇幻讀物。

    小六時,已有逾二百本翻爛的異想世界,挨擠在臥室的書櫃,那是我的第一座書房。

 

    小學畢業後,到浪漫神劇「想見你」的拍攝學校就讀國中部,但那三年一點都不浪漫,自己的魂魄,只是被升學主義下單的商品。教科書令我神思枯槁,還好,借宿在一位國文老師家,他有一面中文系的書牆,古詩詞與三言二拍,琳瑯滿目,尤其是河洛出版社的文學家全集,成了三年刑期「精神越獄」的最好出口。

 

    離開那新營小巷的窄仄寄宿地時,我向那面書牆躬身道別,謝謝祂們讓我感受到時間的溫柔,而非私校日常無盡的粗礪。這些文學史中的偉岸精魂,是我第二座書房的守護神。

 

    高中時加入校刊社,那是「另一個世界」,學長盡是可望不可及的神人,我們在翻頁間,不動聲色地長大。學長指導學弟的方式,就是丟來一本書,隔天討論。就這樣,黨外禁書、三三集刊,夾雜大部頭的中國人史綱、李宗仁自傳、未央歌、京華煙雲。不用買書,好書就會流到手裡。趕進度般K完這些文青書單,但教科書雪白如新。當然,大考也考砸了。

 

    大學時家道中落,蝸居淡水小鎮山腰,書架讀物稀疏。待打工與寫稿帶來零星收入時,情願餓肚子,也要買書,開始大肆購入志文文庫。藏書與知識基底,也像牆角的鹿角蕨一樣,默默趨光長大。畢業後打包清點,竟逾五百冊。淡水斗室,是我咀英嚼華的第三座書房。

 

    雖然主修英文,但雜食閒書、不務本科的結果,是念到留級。在台北職場閒晃二年後,發現英文差,是自己薪給寥落的主因。因此轉到補習班擔任英文輔導老師,藉由教學相長,發憤唸英文。那幾年賺的錢,大量投入英文教學書籍,累積下來,竟也滿滿兩個書櫃。這些書幫助我考進公校,成為高中英文老師,但在重新走回寫作道路後,這些也成為第一批被淘汰的書。

 

    進入學校後,因為愛好文藝,有幸擔任圖書館主任,至今也屆19年。從接任至今,學校圖書館藏不斷更新。與這三萬多冊書籍為伍的「日常」是如此彌足珍貴。經典圍繞,自有一股收斂人心的靜謐力量。這座曾榮獲全國最美共讀站的圖書館,不啻是我的第四座書房。

 

 

   30年前結婚時,仍有債務,因此新家未做任何裝潢,只買了14座書櫃。但我與妻子的購書速度實在驚人,書櫃一下子就被填滿,只好不斷清理捐贈給圖書館。近來每月會收到書商寄來的推薦書約15本,加上購書速度仍未減緩,所以家中許多角落都堆滿讀一半,或是待讀的新書。書滿為患的家,是我的第五座書房。

 

    主臥室有大書桌,但我從不在那裏閱讀寫作。我買了一張小桌子,擺一盞小燈,放在客廳。只因桌前,就是在沙發上專心追劇的妻。每當我伏案為文,一抬頭,就能突破觀看的疆界,看見心房最美的風景。

 

    在客廳窄仄的角落,我竟能定靜寫完12本書。原來,只要能與生命的永恆感共振,再小的書房,都是通往草原般開闊的心房。(2023/04/26)

最後異動時間:2023/5/9 下午 03:59:0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