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新聞訊息

~
許多得獎者帶著孩子一同出席「家家有個小書房」頒獎典禮
  • 閱讀從生活開始!中市圖家家有個小書房暨開卷開運頒獎典禮
  • 2017-06-15
  •   歷經2個月激烈的徵件與投票,臺中市立圖書館「家家有個小書房」活動得獎名單正式出爐!共計有277個家庭報名參加,最後由編號12號黃小姐投稿作品獲得民眾票選和評審的青睞奪得第一名,獲贈5仟元禮券。今(15)日舉辦「家家有個小書房暨開卷開運頒獎典禮」,特別邀請知名畫家黃朝湖老師分享居家書房與創作的心得感想,現場並致贈三幅畫作作為中市圖「開卷開運」抽獎活動的大獎,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施純福副局長也蒞臨頒獎現場,鼓勵市民閱讀從生活開始。   「家家有個小書房」活動是中市圖今年規劃的創新活動,目的是希望鼓勵家庭閱讀,透過申辦家庭卡參與活動,借閱中市圖圖書進行居家生活佈置,讓家庭書房成為凝聚家人心靈交流之場所。經統計網路票選結果,總投票數為81,301票,民眾參與熱絡。參賽者除了比賽書房佈置能力與借閱動力,也邀請家人一起投入本次活動,讓閱讀成為家庭生活運動。   黃朝湖老師現場頒獎給幸運得獎者,並分享自己書房收藏的三字訣「買、看、藏」。書買了之後一定要扎實閱讀並吸收,吸收的知識才是陪伴成長的關鍵。現場黃朝湖也推薦了《100個名人的讀書方法》、《出走,是為了回家》、《請照顧我媽媽》等書籍,希望大家布置了書房也要有能充實心靈的力量。   中市圖指出,小書房是社會的大力量,家庭閱讀不僅僅是冰冷的數字與統計,而是發自於相處過程的真實情感,因此中市圖推動家庭卡與團體卡,規劃「家家有個小書房」活動,甚至和社區超商的OPEN閱覽室合作推動社區閱讀,都是希望讓閱讀能夠在生活當中普及。畫家黃朝湖也表示,閱讀是創作的泉源,透過知識的積累才能讓想像站在厚實的基礎上走的更遠。   本次「家家有個小書房」比賽結果,依票選及評審成績,前三名得獎名單分別是,第一名編號12號黃小姐,參賽書房照片充滿童趣與簡潔風格,十分符合親子共讀氛圍;第二名編號5號羅小姐則在書房佈置起小帳篷,讓小朋友擁有自己的閱讀天地、其它得獎書房或者善用家庭角落空間佈置,或者充滿鮮明的居家特色。相關得獎名單已於專屬活動網頁公告,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欣賞。活動網址可上臺中市立圖書館官網
英語閱讀推廣從扎根做起
  • I-wanna-fly 我的英語從圖書館起飛
  • 2017-06-14
  •    從遊戲中也可以學英文!為了翻轉英文很難學的觀念,臺中市立圖書館與張玉櫻教授捐助成立的「我想飛教育公益信託基金」,共同規劃「I-wanna-fly 我想飛英語繪本之旅」暑期活動,活動日期為7月11日至8月29日每週二下午2:00-3:30,從6月15日開始接受報名。希望透過不同的英語繪本故事與延伸,讓小朋友不僅能夠快樂學習到不同的單字及句型,更能從活動中大膽玩英語。   張玉櫻是后里地區在地子女,取得美國密西根大學語言學博士學位之後回國任教,而在求學及推廣英語教育的路上,深刻感受到因為城鄉差距所造成孩童在英語學習初期就自信心不足的問題,為此她特別設立「我想飛教育公益信託基金」,希望為非都會區孩童建立更好的英語學習橋樑。基金於今年正式成立,「英語繪本之旅」是第一個開跑活動,計畫以后里為起點,在臺中市各圖書分館陸續展開巡迴之旅,活動經費由「我想飛教育公益信託基金」支應,小朋友可免費報名參加,招收名額25位,中低收入戶、清寒學童優先錄取,額滿為止。   此次期活動,在規劃上以美國知名繪本作家Mo Willems的An Elephant & Piggie Book系列做為起點,藉由繪本中生動幽默的故事,搭配活動、遊戲、及簡易手工小書製作,帶領后里的小朋友們,來一趟奇妙的英語繪本之旅。希望旅行後的他們都能愛上英語閱讀!這不僅能夠為后里地區的學童提供更優質的英語閱讀環境,對於致力扮演民眾及知識橋樑的圖書館來說更是莫大的肯定。   張曉玲館長表示語言是知識學習與文化傳承的途徑,尤其在高度全球化競爭的現在,如何掌握世界大小事,語言學習是關鍵。我們也希望透過此次合作,傳遞「我想飛教育公益信託基金」扎根教育的善念,期盼未來能夠將此希望的種子,藉由圖書館的合作撒播到更遠的地方,讓更多優秀的孩子們有美麗綻放都的機會。詳細活動資訊可上中市圖官網及后里分館Facebook粉絲專頁查詢。
讀一本書講座受到讀者喜愛
  • 蕭世瓊談古典主義的現代書法
  • 2017-06-07
  •   書法是一種寫字的藝術,如何將其融入日常中,讓書法之美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臺中市立圖書館於6月10日(六)上午10點在東區分館舉辦「讀一本書」講座,邀請書法家蕭世瓊分享「解析古典主義的現代書法」,沿著傳統書法、現代書法、新古典書法的發展軌跡,帶領民眾認識各式風格的優點,體驗截然不同的書寫樂趣。   蕭世瓊致力於書法創作,將清人徐珂《清椑類鈔》一文中「將變未變」的精神視為創作的圭臬,在具備傳統各體的書法基本功下,因應時代演進不斷地顛覆過往書寫風格,時而注入新觀念另闢蹊徑,如此深具「古典主義的現代書法風格」,讓他在初次挑戰吳三連獎未成時也能化危機為轉機,從1990年開始連續三年獲得省展前三名並取得「終身免審查」的殊榮。   蕭世瓊的翰墨風格除了蘊含時代性的元素外,也力推「生活書法」的實踐。其身懷信手拈來皆文章的功力,從生活中取材,不限字體、材料的寫作方式,跳脫傳統紙墨書寫,嘗試以釉藥素材、鐵筆鐫刻茶器或繩書等方法呈現書法創作的無限可能性,讓其作品蒙上一股似畫又不失書法本質的雙重感受。   張曉玲館長表示,當書法遇見生活,將會迸出一個嶄新的書藝世界,即使是未曾接觸書法的新手,也能從文字的故事體會到美感的經驗、文學的審美眼光以及生命的情調,而這同時也是生活美學的一種實踐。希望大家能一起展現我們的美學素養,讓美無所不在。
端午連假可至分館參與多元豐富的講座
  • 端午節‧詩人節-中市圖連假講座滿書香
  • 2017-05-26
  •   農曆五月五號即將到來,大家忙著吃粽子做香包慶端午,但有人知道端午節又叫作「詩人節」嗎? 臺中市立圖書館為了讓市民有一個充實的端午連假(5月30日圖書館休館1天),特別安排了6場精彩講座及結合「阿罩霧文學節」舉辦「詩人明信片─寫給親愛的你」活動,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為了紀念憂國憂民的詩人屈原,端午節又被稱作詩人節,替原本就深具傳說色彩的節慶,增添了不少書香氣息。圖書館也規劃許多閱讀推廣講座,如烏日分館由林世仁主講的「從閱讀到創作-作家的日常生活、讀書、寫作」;陳安儀在龍井分館分享「放下課本,啟動少年深閱讀」;口繪畫家周玉茹暢談激勵生命的「逐夢之路」。也有百師入學系列講座,如大肚分館有林央敏從自身創作談起「小品出發,走向大作-談文學欣賞與創作」;或是由鄭文堂導演在沙鹿深波分館主講「臺灣電影與社會」,場場精彩。   其中,林央敏自1983年開始臺語寫作,是少數中文、臺文書寫流利的作家,也是戰後臺語文學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多元的風格讓他在詩、散文、小說及評論多有建樹,也被譽為全方位作家,著有《胭脂淚》等長篇臺語文詩篇。此次作者從小品文分享起,是希望讓讀者能輕鬆感受文學之美。   此外中市圖結合「阿罩霧文學節」,邀請讀者在詩人節前後,寫下文學短句送給親愛的人,圖書館將代為寄送。而5月28日(星期日)下午2點在霧峰以文分館舉辦讀一本書講座,作為「阿罩霧文學節」的壓軸場名家講座,特別邀請臺中在地作家祁立峰分享「古文翻譯蒟蒻」,引領民眾穿梭朝代間觀看歷代的鄉民論戰。     講座當天祁立峰老師將從著作《讀古文撞到鄉民》挑選幾篇故事,並用鄉民的語言翻譯讓講座益發趣味。例如引漢代最狂的行車紀錄器-樂府詩<相逢行>,比較古人與今人發生行車糾紛的差異;而地域論戰之爭,原來可追溯至春秋晏嬰與楚王的尖酸對答,甚至延伸出「橘越淮而為枳」的經典成語。從先秦兩漢一路談到宋元著作,讓參與者一睹歷代聖賢超高的酸民戰力。   館長張曉玲表示,閱讀是文化傳遞的重要途徑,輾轉經過千年,我們依然可以透過閱讀穿越古今。在慶祝端午詩人節之際,用閱讀來充實連續假期,相信會有不一樣的端午體驗。    
  • 【勁報】生命激勵講師口繪畫家周玉茹「逐夢之路」講座
  • 2017-05-25
  • 【勁報記者張亞痕/臺中報導】   24歲是生命當中最青春璀璨的時候,但上帝卻給了周玉茹一項重大的人生考驗,在一次車禍意外當中,她的頸椎受傷,自脖子以下全身癱瘓。在治療的初期,還需靠呼吸器維持生命,周玉茹絕望的想放棄自己、放棄治療,僅僅一個月的時間,看到父親為照顧自己變蒼老了,由於父親的愛讓她重新認識生命意義、重燃生存的鬥志。   上帝這美麗的錯誤安排,讓她從絕望當中看見父愛、看見上帝!在漫長的復健歲月當中,領悟到也接受了上帝的使命,認清自己未來要走的路勢必是艱辛困難的一條,承受這凡人無法承受的考驗。她開始學畫油畫、跟隨上帝的腳步,去關懷訪視傷友、開畫展、演講,激勵徘徊猶豫的年輕學子,讓大家瞭解生命一樣是可以精彩如初的。   周玉茹師承阮麗英老師,畫作以大自然為主題,擅長點畫。因長時間口咬畫筆以口作畫,讓她嘴酸臉部僵硬。其作畫細緻,由遠而近堆疊而成每個圖層,畫法獨特,樹葉間還能穿透後方的美景。每一幅畫都是用生命的故事來完成,還來自每個人付出的愛。   目前周玉茹在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沙鹿童綜合醫院及臺中市立圖書館南區分館駐點作畫,並於5月27日(週六)下午3點在臺中市立圖書館南區分館舉辦一場「逐夢之路」生命激勵講座,以真人圖書館方式邀請周老師分享她的生命經歷。歡迎大家到現場來閱讀感受口繪畫家周玉茹的生命力及創作力。刊登日期:106.05.24
口繪畫家周玉茹以自身經歷帶給觀者更多感動
  • 生命激勵講師口繪畫家周玉茹「逐夢之路」講座
  • 2017-05-24
  •   24歲是生命當中最青春璀璨的時候,但上帝卻給了周玉茹一項重大的人生考驗,在一次車禍意外當中,她的頸椎受傷,自脖子以下全身癱瘓。在治療的初期,還需靠呼吸器維持生命,周玉茹絕望的想放棄自己、放棄治療,僅僅一個月的時間,看到父親為照顧自己變蒼老了,由於父親的愛讓她重新認識生命意義、重燃生存的鬥志。   上帝這美麗的錯誤安排,讓她從絕望當中看見父愛、看見上帝!在漫長的復健歲月當中,領悟到也接受了上帝的使命,認清自己未來要走的路勢必是艱辛困難的一條,承受這凡人無法承受的考驗。她開始學畫油畫、跟隨上帝的腳步,去關懷訪視傷友、開畫展、演講,激勵徘徊猶豫的年輕學子,讓大家瞭解生命一樣是可以精彩如初的。     周玉茹師承阮麗英老師,畫作以大自然為主題,擅長點畫。因長時間口咬畫筆以口作畫,讓她嘴酸臉部僵硬。其作畫細緻,由遠而近堆疊而成每個圖層,畫法獨特,樹葉間還能穿透後方的美景。每一幅畫都是用生命的故事來完成,還來自每個人付出的愛。   目前周玉茹在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沙鹿童綜合醫院及臺中市立圖書館南區分館駐點作畫,並於106年5月27日(週六)下午3點在臺中市立圖書館南區分館舉辦一場「逐夢之路」生命激勵講座,以真人圖書館方式邀請周老師分享她的生命經歷。歡迎大家到現場來閱讀感受口繪畫家周玉茹的生命力及創作力。
  •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不信閱讀喚不回-中市圖與親子天下合作扎根少年閱讀
  • 2017-05-24
  •   閱讀可以讓你的想像更多元!為了推薦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優質讀物,臺中市立圖書館與親子天下攜手合作,從5月到9月份規劃「少年深閱讀」系列活動,包含主題書展、少年閱讀講堂等,邀請林世仁、陳安儀、小熊媽、王淑芬、番紅花和羅怡君等知名親子閱讀作家開講,要讓少年們體驗不一樣的閱讀樂趣。張曉玲館長表示,每一個年齡閱讀層都有獨特的思考模式,如何打破閱讀疆界,刺激想像,是圖書館推動閱讀扎根必需思考的議題。透過此次少年深閱讀系列活動,希望讓閱讀成為青少年的「心生活」運動,看見更多可能。刊登日期:106.05.19
團書館假日可見許多閱讀的青少年
  • 不信閱讀喚不回-中市圖X親子天下合作扎根少年閱讀
  • 2017-05-19
  •   不要再說青春少年只讀漫畫、小說、教課書!放下侷限,閱讀想像也可以很多元!為了推薦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優質讀物,強化深度閱讀能力,臺中市立圖書館與親子天下攜手合作,從5月到9月份規劃「少年深閱讀」系列活動,包含主題書展、少年閱讀講堂等,邀請林世仁、陳安儀、小熊媽、王淑芬、番紅花和羅怡君等知名親子閱讀作家開講,要讓少年們體驗不一樣的閱讀樂趣。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每三年會針對15歲學生進行國際學生評量(PISA),2015年施測結果臺灣少年閱讀能力較2012年排名大幅下滑,隱藏的閱讀能力警訊值得關注。也因此中市圖規劃了本次「少年深閱讀」系列活動,其中5月份主題書展嚴選344冊適合青少年閱讀的作品,內容涵蓋語文、藝術、邏輯數學、科學、肢體運動、大自然觀察、人際互動等議題。   另外少年閱讀講堂部分,首先於5月27日(六)登場的是作家林世仁及陳安儀,分別於烏日分館及龍井分館同步開講。林世仁老師曾獲金鼎獎推薦獎、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的肯定,創作出《字的童話》、《文字森林海》、《精靈製造機》等膾炙人口的作品;而陳安儀老師則橫跨媒體、親職教育、兒童閱讀等眾多領域,部落格「陳安儀的筆下人生」在網路廣受歡迎,著有《分數之外的選擇》等作品,內容溫馨有趣,相信能帶給民眾更多「分數之外的體驗」。        張曉玲館長表示,每一個年齡閱讀層都有獨特的思考模式,如何打破閱讀疆界,刺激想像,是圖書館推動閱讀扎根必需思考的議題。透過此次少年深閱讀系列活動,希望讓閱讀成為青少年的「心生活」運動,看見更多可能。其它相關活動資訊可上中市圖官網查詢。
E起來讀冊巡迴講座場次海報
  • Library 2.0虛實整合- 網路讀書會巡迴講座邀您E起來讀冊
  • 2017-05-18
  •   有別傳統讀書會運作模式,財團法人台中市文教基金會與文化局市立圖書館為推廣數位閱讀資源,特地規劃「E起來讀冊網路讀書會」巡迴講座系列活動共6場次,活動首場於5月20日邀請陳銘磻老師在太平坪林分館開講。希望透過虛實整合方式,將受歡迎的電子書作者,邀請至讀者面前進行深度對談。   率先登場的陳銘磻老師走過文壇40年、交出100冊文集驚人成績,此次導讀「川端康成文學の旅」電子書,作者以文學旅行方式,親自前往京都、大阪、伊豆、鎌倉…等地,從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雪國》、《千羽鶴》、《古都》…等作品,探討川端筆下的細膩人性與日本文學之美。作品再現日本文學地景,透過細膩的筆觸穿梭古今,帶大家一覽大和民族「滅絕之美」的獨特思維與人性特質,也領略川端康成文學世界中的美麗與哀愁。另外5場巡迴展則涵蓋文學小說、人文歷史、語言學習、生活旅遊等領域,更網羅了貓眼娜娜、克萊兒、謝曉昀、卓天仁及楊蓮福等跨越不同領域之作家親自導讀,希望藉此鼓勵不同地區及不同年齡層族群參與講座一起來讀冊。   張曉玲館長表示,臺中市立圖書館不僅有豐富的館藏書籍,更擁有多達近1萬7千餘冊的電子書數位資源,透過網路讀書會社群平台的運作來推廣,群組成員可以透過網路不受時空限制分享閱讀資源,未來還會擴展至實體館藏與閱讀資源分享,也藉由安排巡迴講座至各分館辦理活動契機,將網路讀書會與在地讀書會虛實整合,讓讀書會的推廣效益極大化。   中市圖也指出,巡迴講座不僅鼓勵大家加入「E起來讀冊網路讀書會」社群,也廣邀各地讀書會成員共同參與講座及分享學習,除了能打破現實與虛擬閱讀疆界外,又能借助科技廣泛的傳播知識,這也是未來圖書館關注的焦點。
  • 【大成報】重溫好書喚醒閱讀熱情-少年深閱讀主題書展登場
  • 2017-05-15
  • 【大成報記者心愚/臺中報導】 閱讀是一切學習的基礎,順暢的閱讀是獲取知識的必要條件。為了喚醒青少年對閱讀的熱情,臺中市立圖書館於5月與「親子天下」合作舉辦「少年深閱讀」主題書展,要讓青少年暫時拋開繁重課業,重拾對閱讀的興趣。 在台灣,家長都不願意孩子輸在起跑點,繪本等童書的使用率一向居高不下。但隨著孩子年歲漸長、踏入學校的大門,閱讀不再是單純為了興趣,更多的是為了源源不絕的考試與評鑑;當閱讀變成一種苦行,閱讀的快樂也跟著被遺忘。 為了讓青少年重新憶起閱讀初衷,「親子天下」邀請許多資深嗜讀者,依照各種興趣分類選出書單,試圖讓閱讀更為貼近少男少女的喜好。 這次「少年深閱讀」主題書展,分別替喜愛語文、藝術、邏輯數學、科學、肢體運動、大自然觀察、人際互動、探究生命意義與內省自我的孩子,提出相對應的書單。其中,藝術的書單如《樂高神話》,探究小小的積木玩具如何堆疊出各種不可思議的藝術作品,改變許多人的一生;邏輯數學的書單有《超展開數學教室》,以各種年輕人感興趣且生活化的例子,點出數學對日常生活的用處;探究生命意義與內省自我的書單像是《銀之匙》,描述因學業競爭失敗而喪失自信的主角,如何在偏遠的北海道農業學校重新尋找自己的夢想。書單共計344本,期待能為青少年開啟教科書外的世界。 館長張曉玲表示,為了提升閱讀素養,必須讓閱讀持續向下紮根,使閱讀成為民眾自發性的活動。本次少年深閱讀主題書展配合青少年的自主喜好,提供容易入口的精神食糧,要讓擁有不同特質的孩子,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好書,成為開啟個人美感與創造力大門的鑰匙。相關書展資料請上網查詢。刊登日期:106.05.12
少年深閱讀主題書展涵蓋多元面向
  • 重溫好書喚醒閱讀熱情-少年深閱讀主題書展
  • 2017-05-12
  •   閱讀是一切學習的基礎,順暢的閱讀是獲取知識的必要條件,為了喚醒青少年對閱讀的熱情,臺中市立圖書館於5月與【親子天下】合作舉辦「少年深閱讀」主題書展,要讓青少年暫時拋開繁重課業,重拾對閱讀的興趣。   在台灣,家長皆不願意孩子輸在起跑點,故繪本等童書的使用率一向居高不下,但隨著孩子年歲漸長,踏入學校的大門,閱讀開始不再是單純為了興趣,更多的是為了源源不絕的考試與評鑑,當閱讀變成一種苦行,閱讀的快樂也跟著被遺忘。為了讓青少年重新憶起閱讀初衷,【親子天下】邀請許多資深嗜讀者,依照各種興趣分類選出書單,試圖讓閱讀更為貼近少男少女的喜好。   本次「少年深閱讀」主題書展,分別為喜愛語文、藝術、邏輯數學、科學、肢體運動、大自然觀察、人際互動、探究生命意義與內省自我的孩子,提出相對應的書單。藝術的書單如《樂高神話》,探究小小的積木玩具如何堆疊出各種不可思議的藝術作品,改變許多人的一生;邏輯數學的書單如《超展開數學教室》,以各種年輕人感興趣且生活化的例子,點出數學對日常生活的用處;探究生命意義與內省自我的書單如《銀之匙》,描述因學業競爭失敗而喪失自信的主角,如何在偏遠的北海道農業學校重新尋找自己的夢想。書單共計344本,期待能為青少年開啟教科書外的世界。   張曉玲館長表示,為了提升閱讀素養,必須讓閱讀持續向下紮根,使閱讀成為民眾自發性的活動。本次少年深閱讀主題書展配合青少年的自主喜好,提供容易入口的精神食糧,要讓擁有不同特質的孩子,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好書,成為開啟個人美感與創造力大門的鑰匙。  
第二屆阿罩文學節開跑
  • 阿罩霧文學節首場跨界工坊開跑
  • 2017-05-11
  •   為了讓文學的滋味在生活中持續發酵,臺中市立圖書館和熊與貓咖啡書房共同辦理「第二屆阿罩霧文學節」,以「走讀臺中城南」為主題,擴大活動的範圍及型式,結合民間的文化、教育團體,共同打造市民人文生活場域。自106年4月27日起至7月31日,在臺中市南區、屯區各圖書館及人文空間、文學地景,推出名家講座、跨界工坊、文藝散步、常民詩學等系列活動,歡迎民眾一起來共襄盛舉。   系列活動之一「繪本文學工作坊」將於5月20日(星期六)下午1點30分在臺中市立圖書館南區分館舉辦,特別邀請繪本作家黃淑英到場分享,透過學員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創作出獨特自己專屬的繪本書,以豐富閱讀樂趣。   黃淑英老師現任修平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副教授,畢業於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插畫研究所,擅長插畫創作、人物角色設計、視覺傳達設計、表現技法。其專書「玳瑁髮夾」曾榮獲行政院新聞局第29屆金鼎獎,而且她也是格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約插畫家。   本次工作坊活動由學員預先構思繪本故事內容,再由老師說明如何實踐繪本書的製作,從思考、動手中發現書本的另一個世界,讓每位參與者一躍而升為庶民創作家。另於活動結束後學員的繪本作品將於南區分館展出,無緣參加工作坊的民眾也可以來參觀。活動開放年滿18歲的民眾報名參加,名額33名,即日起可向南區分館服務台報名。   館長張曉玲表示,文學一直存在我們的生活中,只需要您去用心感受它。期望藉由文學節活動,民眾能再次凝視那蘊育我們的土地,憶起過去鄉土的文化記憶,以此為靈感化作躍動的音符溫暖您我的心。
與媽媽共讀的溫馨時光
  • 書香‧茶香‧五月馨香-寵愛媽咪閱讀趣
  • 2017-05-10
  •   臺中市立圖書館為慶祝溫馨母親節,五月份各圖書分館卯足全力辦理母親節借閱有禮活動,總館更推出「書香‧茶香‧五月馨香」茶席體驗券,邀請子女們帶著媽媽走出廚房及工作,參加圖書館為媽媽們特別規劃的愛閱活動,寵愛媽咪,閱讀趣。   為推廣閱讀活動,拓展多元閱讀豐富面,5月14日母親節當天感恩的日子,中市圖邀約民眾陪伴媽媽或阿嬤到臨時服務處一樓,共同聊書、品茗與聽樂,在裊裊的音樂聲裡,一起享受書香、茶香樂趣,歡度母親節。民眾只要借閱20冊以上圖書或閱讀集點5點即可獲得茶席體驗券等參加劵一張。歡迎民眾踴躍報名參加,未報名民眾亦歡迎當日自由入場,於奉茶區品茶聽樂。      各區圖書分館自5月1日至31日止,分別推出各式各樣精彩的母親節借閱活動,如霧峰分館「轉動閱讀─傳播愛」、神岡分館「染染絲巾DIY」、后里分館「袋袋傳情-創意拼布手機袋DIY」、豐原分館「愛的胸章DIY活動」、外埔分館「相約皂閱幸福」、大甲分館「閱讀‧悅有趣─親子DIY」、西屯分館「體貼媽媽的心‧體貼妳的手」、中區分館「愛媽咪 蛋糕音樂鈴」、南區「花香、書香、五月情」等。   參加母親節借書有禮活動,各分館提供的小禮物分別有旋轉蛋糕音樂鈴、時尚背包、天然椰子油洗潔精、手工皂、康乃馨花、創意拼布手機袋、無患子小飾品、藍染絲巾、集點以及免費參加繪本玩美術等活動。        此外,5月份中市圖「家家有個小書房」活動,即將於5月11日開始進行網路票選,為期11天,至5月21日止,民眾在歡慶母親節之際,可同時與母親上網手遊票選出幸福小書房,讓全家溫馨享閱。
  • 【大成報】溫馨母親節 故事媽媽巡迴車感恩傳愛
  • 2017-05-10
  • 【大成報記者心愚/臺中報導】   5月母親節前夕,中市圖故事媽媽巡迴車特別前往大肚區幸福心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及大雅區陽明國小,為長輩及孩子們說故事;透過精彩溫馨的故事表演傳遞對母親的感謝,提前歡度不一樣的母親節。   自105年10月起,臺中市立圖書館就推出故事媽媽巡迴車說故事活動,透過中彰賓士所合作提供的8人座休旅車,讓圖書館故事志工走出圖書館,以繪本導讀、戲劇說演等方式,把故事帶入臺中各區學校、社區或社福單位,讓學童及偏遠鄉親也能體驗閱讀的樂趣,進而提升閱讀力及競爭力。   為慶祝母親節,9日南屯分館「魔法故事精靈」志工們乘著故事媽媽巡迴車,與葫蘆墩圖書巡迴車一同前往大雅區陽明國小,帶來爆笑有趣的「家事人人要做」,故事內容發想自網路笑話,由志工自行改編創作,除了表達人人都能為家庭盡一份力外,也讓孩子們感恩母親無私的付出。   此外,故事媽媽巡迴車於5月5日前往大肚區幸福心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以親切的台語繪本故事《豆油找親戚》及卡片彩繪活動與阿公阿嬤一起同樂。高齡92歲的阿嬤表示,「用簡單的圖案就可以畫出漂亮卡片,覺得很開心。」長輩們愉快的笑容,讓這感恩的節日更別具意義。   館長張曉玲指出,聽故事老少皆宜,大人小孩都能透過故事獲得喜悅及啟發,未來希望除了學校單位外,能把閱讀深入社區,讓各個年齡層都能愛上閱讀。後續中市圖也將舉辦母親節系列活動,包括總館舉辦「書香‧茶香‧五月馨香」,借書可兌換5月14日茶席券或體驗券;沙鹿深波分館5月13日舉辦「幸福家庭草地閱讀野餐會」,一起體驗不一樣的野餐活動;北屯分館5月13日舉辦「戶外閱讀推廣-母親節音樂會」,各分館也都辦理母親節借閱送禮活動,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上臺中市立圖書館官網或臉書粉絲專頁查詢。刊登日期:106.05.09
社區老人家們開心看戲合影
  • 溫馨母親節- 故事媽媽巡迴車感恩傳愛
  • 2017-05-09
  •   5月母親節前夕,中市圖故事媽媽巡迴車特別前往大肚區幸福心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及大雅區陽明國小,為長輩及孩子們說故事。透過精彩溫馨的故事表演傳遞對母親的感謝,提前歡度不一樣的母親節。   自105年10月起,臺中市立圖書館推出故事媽媽巡迴車說故事活動,透過中彰賓士所合作提供的8人座休旅車,讓圖書館故事志工走出圖書館,以繪本導讀、戲劇說演等方式,將故事帶入臺中各區學校、社區或社福單位,讓學童及偏遠鄉親也能體驗閱讀的樂趣,進而提升閱讀力及競爭力。   為慶祝母親節,今(9日)南屯分館「魔法故事精靈」志工們乘著故事媽媽巡迴車,與葫蘆墩圖書巡迴車一同前往大雅區陽明國小,帶來爆笑有趣的「家事人人要做」,故事內容發想自網路笑話,由志工自行改編創作,除了表達人人都能為家庭盡一份力外,也讓孩子們感恩母親無私的付出。   此外,故事媽媽巡迴車於5月5日前往大肚區幸福心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以親切的台語繪本故事《豆油找親戚》及卡片彩繪活動與阿公阿嬤一起同樂。高齡92歲的阿嬤表示:「用簡單的圖案就可以畫出漂亮的卡片,覺得很開心。」長輩們愉快的笑容,讓這感恩的節日更別具意義。    張曉玲館長指出,聽故事老少皆宜,大人小孩都能透過故事獲得喜悅及啟發,未來希望除了學校單位外,能將閱讀深入社區,讓各個年齡層都能愛上閱讀。後續中市圖亦將舉辦母親節系列活動,包括總館舉辦「書香‧茶香‧五月馨香」,借書可兌換5月14日茶席券或體驗券;沙鹿深波分館5月13日舉辦「幸福家庭草地閱讀野餐會」,一起體驗不一樣的野餐活動;北屯分館5月13日舉辦「戶外閱讀推廣-母親節音樂會」,各分館也辦理母親節借閱送禮活動,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上臺中市立圖書館官網或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書房擺設能展現不同居家特質
  • 愛閱天地小書房大集合-網路票選傳遞幸福
  • 2017-05-05
  •   臺中市立圖書館「家家有個小書房」活動,報名至4月28日止,市民反應相當熱烈,紛紛將自家小書房佈置後報名參加。5月11日至5月21日止將進行網路票選活動,小書房大集合,在愛閱天地,傳遞幸褔,凝聚家人情感。   王志誠局長指出,書房是安慰靈魂的好地方,「我們在小小書房溫暖自己,並發光,安慰世界」;生態旅遊作家劉克襄也在烏日小書房提到「我的書房是最早的一片山水」。民眾在家裡選個角落佈置書房,除親子共讀、自己閱讀、也培養家庭閱讀習慣,使家人有個共同天地,增進親子關係。   中市圖表示,家家有個小書房活動短短收件時間,共計277個家庭報名,除少部份資料不齊全者外,有262個家庭小書房將上網供民眾網路票選。活動成立專屬網頁,民眾只要點選「我要投票」單元,即可進入投票,每人每天可投三票,但需選不同書房。網頁另設最新消息、素人書房、名人書房等單元,提供大家更深入認識小書房活動。   本次即將上網票選的家庭小書房,類型多元,有文青風、溫馨小窩、閱音樂音、快樂天地、環保書房、寧靜一隅及愛的閱讀角等,各自選擇家裡客廳、窗邊、陽台、臥室、玄關、牆上、樓梯角落或原有書房佈置,發揮創意佈置,並到中市圖各圖書分館辦理家庭借閱證及借書,全家總動員,興奮參與。中市圖讓愛閱人士書房大集合,營造充滿書香氣息的城市氛圍,頗受民眾關注。   小書房佈置比賽,獎品豐富,首獎為5000元禮券,取前三名及優勝獎,歡迎民眾踴躍邀請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共襄盛舉上網票選。詳情請見臺中市立圖書館網站
沙鹿深波分館將於0507舉辦蔡明德人間現場講座
  • 社會介入-蔡明德談《人間》現場
  • 2017-05-04
  •   80年代曾經有一本刊物以人文關懷為焦點,積極深入現場採訪、拍攝,刊載出許多觸動人心的歷史故事,它的名字叫《人間》。臺中市立圖書館於5月7日(星期日)下午2點在沙鹿深波分館舉辦「讀一本書」講座,邀請攝影師蔡明德分享「人間現場:80年代紀實攝影」,透過鏡頭拍攝的生命影像一一重現背後蘊藏的故事。   蔡明德大學新聞系畢業後進入陳映真創辦的傳播公司,最初接辦醫學刊物的廣告文章,後來在陳映真的發起下,一起參與《人間》雜誌的創刊歷程,也就此展開紀實攝影的生涯。在《人間》第一份的攝影專題「內湖垃圾山小世界」,蔡明德看見拾荒者的人生百態,領悟到攝影不僅是用相機捕捉瞬間的畫面,還要透過照片拉近拍攝者與被攝者的距離、述說事件的故事,以及表達對社會弱勢關注的議題。   《人間》的創辦人陳映真秉持著「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故事」的信念,因此雜誌雖然僅經營短短5年,就已經廣泛地介入了社會、環保、文化等弱勢與邊緣議題,從不同層面為底層的台灣庶民發聲。就算是經過多年後的當下,《人間》的圖文紀錄還是能交織成一座跨越時空的橋樑,引領後世讀者走進栩栩如生的現場,看見不同的視角和意義。   館長張曉玲表示,回溯三十年前,《人間》雜誌以發刊辭「因為我們相信,我們希望,我們愛…」異軍突起,在人文精神不濟的社會下展露出一道希望的曙光,實為台灣民主歷史發展中一份不可或缺的文獻,也是現代紀實報導可以效行的典範。活動詳情請洽https://goo.gl/FlMdGl查詢。    
2017年蒙古電影展
  • 「2017年蒙古電影展」奔越草原- 中市圖沙鹿深波分館巡迴登場
  • 2017-05-03
  •   由蒙藏委員會主辦的「2017年蒙古電影展」,自5月5日起至5月27日止,在臺中市立圖書館沙鹿深波分館巡迴放映。包含索龍格最新作品《狼之愛》在內的12部蒙古電影,透過影像鋪陳的敘事手法,與草原進行一場浩瀚與壯闊的心靈對話,重新發現人與自然間的和諧,以及蒙古的獨特人文自然風情。    此次蒙藏委員會特別與蒙古電影公司及俄羅斯聯邦喀爾瑪克共和國(蒙古族裔共和國)電影專業人員合作,從自然、歷史、人文與愛情等不同脈絡介紹蒙古文化。中市圖沙鹿深波分館除了協助放映電影外,並搭配相關蒙古專題圖書展出,要讓影迷可以在影像與文字間自由徜徉閱讀,更深一層了解草原風光。   「2017年蒙古電影展」由索龍格執導的《狼之愛》揭開序幕,紀錄了狼群在面對自然真實殘酷的生存之路。另外描述草原荒漠生活點滴的,尚有《馬達之聲》與《金頂》兩部電影,也有成長勵志電影《我愛你》及描述戈壁牧區教育生活的《走向您》等等。     沙鹿深波分館自1998年以來即以電影典藏為特色,迄今蒐藏三千五百餘種電影相關圖書(包括電影DVD、電影配樂CD)、期刊、影展手冊、電影海報等,除海報外都可外借。詳細影展訊息可上官網查詢,歡迎喜愛電影的民眾,踴躍參加。  
  • 【TBC群健有線電視專訪】貼心!創新! 打造臺中閱讀城市!圖書館作為多!
  • 2017-05-02
  •   打造臺中成為閱讀城市,市府有多項積極施政;其中,臺中市立圖書館自民國105年3月成立後,除了規劃新建或改造分館等硬體設施,也延長開放時間到晚上,推出包括〝閱讀N+e〞計畫、閱讀進入社區與生活、以及成立〝臺中學專區〞…等多項創新作為,要滿足更多人的閱讀需求、提升閱讀的便利性與多樣化
  • 【中國時報】中市首創船歌讀書會 千人日月湖面湖畔閱讀
  • 2017-04-23
  • 陳淑芬/臺中報導   今(23)天是聯合國所訂的世界書香日,台中市立圖書館在台中公園日月湖舉辦全國首創的「船歌讀書會」,副市長林依瑩帶著孩子穿上救生衣登船、文化局長王志誠也與大小朋友民眾搖著船槳參與。日月湖面上的50艘小船及湖畔共千人,在船歌的浪漫氛圍中,體驗閱讀新趣味。 讀書會也可以很浪漫!台中市立圖書館在台中公園舉辦「船歌羅曼史 情迷書香日」活動,安排全國首創的「船歌讀書會」,各圖書分館主任及讀書會種子人員擔任「閱讀舵手」帶領民眾共50艘船划進日月湖,展開別開生面的讀書會;湖畔也有423對書香拍檔攜帶愛書共讀,千人在徜徉在湖光春色的船歌聲中共讀。   日月湖畔也是盛況空前,423對書香拍檔攜帶愛書,大小朋友及親子席地而坐共讀,現場還有船歌樂音環繞,在浪漫氛圍的讀書會讓參與民眾既興奮又刺激。 副市長林依瑩在會中表示,中市已有很多舒適的閱讀空間,非常適合閱讀。她在國中時期開始讀散文,高中則喜歡讀金庸小說,她覺得看完10本小說,就有10種的人生閱讀體驗,呼籲民眾能成為閱讀種籽,一起愛上閱讀。   王志誠則表示,在台中公園舉辦世界書香日活動,是見證台中歷史文化發展,文化局將持續改造圖書館空間、爭取新館及充實豐富館藏,希望能透過閱讀,建立台中文化城。 活動中安排興大附農管樂團、藝林舞團等精彩表演及閱讀市集、闖關、DIY等等親子活動,公園裡到處可見大小朋友低頭看書、爸媽說故事給孩子聽,沉浸在美妙樂聲與閱讀書香中。 刊登日期:106.04.23
  • 回上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