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新聞訊息

~
眾神護臺中談四張犁文昌廟海報
  • 聽謝文賢講古,談四張犁文昌廟
  • 2018-03-15
  •   位於北屯區的四張犁文昌廟主祀文昌帝君,早期為科舉之神,現今為學子「拜文昌、開智慧、補考運」的重要場所,更是臺中最古老的廟宇建築之一。中市圖於107年3月17日下午2時於總館B1多功能活動室,邀請樹王工作室負責人謝文賢老師以從《眾神護臺中》這本書談四張犁文昌廟為主題,介紹北屯四張犁非常具有歷史特色的文昌廟,且帶領大家實地走訪欣賞傳統廟宇的建築之美,聆聽豐富的史實趣聞。     謝文賢為樹王文史工作室負責人,同時也是臺中市屯區社區大學講師、中市府文化局文化志工培訓講師、文化總會中部辦公處文化志工培訓講師、樂成宮導覽志工隊講師等,長期透過講解有關古蹟建築、民間信仰、寺廟藝術等,引領更多民眾能深入學習臺中在地知識和豐富文化。著有《樂成宮傳統建築之美》、《元保宮文化與建築藝術》,也參與撰寫《臺中媽祖蔭臺灣》、《眾神護臺中》等臺中學專書,透過觀察紀錄,於書中詳細介紹廟宇傳統建築和雕飾藝術的工法,帶領大眾走入藝術殿堂,品味廟宇承載的傳統藝術及精彩之處。     四張犁文昌廟是臺中市定古蹟,於清同治十年落成,為臺中最古老的廟宇建築之一,其建築及裝飾均保存同治年間的工藝技法,如具有防禦功能的三層窗櫺及石鼓造型的門枕石,是研究古建築工法及禮俗規制的極佳場所。本次主題除了以講座方式呈現外,謝文賢老師將帶領民眾以采風踏查方式,聆賞廟宇的古典之美和在地歷史文化。     中市圖張曉玲館長表示,謝文賢老師長期致力於探究傳統廟宇建築、藝術、歷史文化等,以其豐富的講述經驗,透過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民眾從靜態閱讀到實地走訪,進行文化體驗之旅,除了認識臺中的古蹟、歷史建築,更進一步瞭解文史保存的重要性。歡迎大家踴躍前來參與。
百刊齊放-數位閱讀伴您雲遊書海
  • 百刊齊放- 數位閱讀伴您雲遊書海!
  • 2018-03-14
  •   進入數位時代,想看書、看雜誌不必再擠進圖書館跟別人搶快了! 臺中市立圖書館規劃的電子書平台,提供超過2萬餘冊電子書和熱門電子期刊供民眾借閱,為服務多元族群和讀者需求,今(107)年起電子期刊更從70刊跳躍成長至106刊,讓喜歡即時閱讀期刊雜誌吸收新知,或只是想翻閱打發時間的民眾不再苦惱,百刊期放要讓民眾不再受拘束,盡情地遊書海享受數位閱讀樂趣。     臺中市立圖書館指出,有鑑於各圖書分館訂閱紙本期刊種類不一,難以同時滿足不同族群的廣泛需求,當期雜誌期刊又受限館內借閱無法享用通閱服務,因此透過網路提供服務之電子期刊,長期以來便大受民眾歡迎,常常新刊上線後民眾就馬上借閱或線上瀏覽,為此中市圖篩選出民眾推薦的優質刊物,讓期刊種類更多元也更符合閱讀者期待,同步提升了電子期刊的質與量,也是對民眾數位閱讀最有利的回饋。     中市圖張曉玲館長表示,圖書館以滿足民眾求知需求為目標,逐步擴大數位閱讀是未來趨勢,也是解決閱讀資源不均立竿見影的方法之一,市圖分析近年來民眾數位資源使用習慣,發現電子期刊使用率已占所有電子資源25%以上,因此中市圖107年度特別編列增加了40餘種電子期刊數,新期刊更含括了財經商管、親子教育、語言學習、旅遊行腳、人文藝術、專業技術、數位資訊、流行時尚、健康養生..等多項不同類型。     中市圖表示,科技日新月異提供不同的閱讀模式,圖書館站在服務民眾的立場導入各項技術,也帶領民眾去學習與適應數位閱讀變化,現今手機平板等智慧載具盛行,讓行動閱讀早就成新世代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中市圖升級行動APP為例,民眾除了利用來當行動借閱證、查詢新書及預約館藏等功能之外,也新增納入語音與指紋辨識等新技術,讓帳號密碼輸入更趨於便民,也為個資安全多一層把關與保障,在在都證明科技已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拿起手機或平板即刻下載電子書APP借閱電子期刊,中市圖雲端電子書平台入口網將提供您便捷的服務,歡迎民眾多加利用,讓數位與閱讀豐富你我的生活。
  • 【聯合報】異業結盟 毛小孩也能進台中圖書館
  • 2018-03-13
  •   聯合報 記者/台中報導 圖書館超商    豐原分館的樂齡典範館改造,與財團法人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合作,提供適合樂齡族群的無障礙設施輔具,家具業者也提供人體工學的閱讀桌椅,讓長者開心地到圖書館參加活動與閱讀。   中市圖還與超商合作「open閱覽室」,圖書館提供500冊書籍,在超商提供親子及樂齡閱讀空間,目前有16間門市參與。
  • 【聯合報】豐原圖書館老人玩桌遊 要拚世界賽
  • 2018-03-13
  • 2018-03-12 23:26陳秋雲圖書館桌遊    高貞貞說,最熱門的桌遊是「拉密」,4人一組乍看很像打麻將,但規則不盡相同,長者玩到不肯停手。最近將選出1名選手到台北參加世界賽初賽,長輩們很興奮,都加緊練習。   台中市圖書館館長張曉玲說,台中市發展特色館藏,一館一特色,除基本藏書外,特別針對某一主題典藏及推廣。透過這種作法,建立館藏的獨特性、資源共享。   沙鹿深波分館特色是「電影」,定期放映各國電影,同時邀約國內影片創作者發表作品,不定期舉辦影展,辦過歐洲影展、金穗獎影展、公視巡迴影展等。   精武圖書館特色「台中學」,一樓以書牆展出豐富的台中歷史、文化、藝術、產業等台中生活紀錄,二樓設置台中作家專區,蒐集約200位作家著作。
  • 【中時電子報】共學共樂 中市圖社區樂齡桌遊起跑
  • 2018-03-12
  • 2018年03月11日 14:51 中時 陳世宗   近年來桌遊風氣興起,中市圖豐原分館是以樂齡人口服務為目標特色的圖書館,更將此風氣帶到樂齡族群的生活。於107年開始以「長者服務更長者,共學、共樂」的設計理念發想,規劃「樂齡長者玩桌遊」系列活動。對樂齡族群而言,玩桌遊不僅可以刺激腦部思考延緩老化,更能使親子及祖孫跨越彼此之間的互動界限。   目前豐原分館有一百多種桌遊館藏,由圖書館館員發動種子樂齡志工培訓,讓志工在培訓的過程中找到樂趣,並安排社區巡迴桌遊活動,將桌遊風氣帶到社區,邀請民眾一起體驗。目前巡迴舉辦的有翁子社區、西安社區與長青學苑元氣學堂、豐田社區。   豐原分館至社區推廣桌遊的過程中,發現桌遊能帶給樂齡長者生活的樂趣和活力。例如在西安社區,參與的均是60-70歲的樂齡族群,剛開始他們的表現較為陌生且害羞,但經過志工與館員的努力推廣後,不但主動要求舉辦第二期桌遊課程,還自願挑戰更高難度的桌遊。   另外,在豐原長青學苑元氣學堂中,有一群輕度至重度失智的樂齡族群,也在志工們的帶領下接觸桌遊,將原本平淡的生活帶入新的目標與樂趣。中市圖館長張曉玲表示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樂齡族群也成為圖書館重要的服務族群之一。   推廣多元的閱讀模式,是圖書館發展終身學習的重要使命,如同桌遊對樂齡族群就是一種新的學習體驗。未來在豐原樂齡圖書館空間改善工程完成後,將提供給社區民眾更多共樂、共學的場域。也希望能從樂齡桌遊起步,將多元閱讀推展至社區、學校、家庭及你我的生活之中。相關活動資訊請上中市圖官網查詢http://www.library.taichung.gov.tw/public/。 (中時)
學生志工帶領長者體驗桌遊課程
  • 共學&共樂-中市圖社區樂齡桌遊起跑
  • 2018-03-11
  •   近年來桌遊風氣興起,中市圖豐原分館是以樂齡人口服務為目標特色的圖書館,更將此風氣帶到樂齡族群的生活。於107年開始以「長者服務更長者,共學、共樂」的設計理念發想,規劃「樂齡長者玩桌遊」系列活動。對樂齡族群而言,玩桌遊不僅可以刺激腦部思考延緩老化,更能使親子及祖孫跨越彼此之間的互動界限。     目前豐原分館有一百多種桌遊館藏,由圖書館館員發動種子樂齡志工培訓,讓志工在培訓的過程中找到樂趣,並安排社區巡迴桌遊活動,將桌遊風氣帶到社區,邀請民眾一起體驗。目前巡迴舉辦的有翁子社區、西安社區與長青學苑元氣學堂、豐田社區。     豐原分館至社區推廣桌遊的過程中,發現桌遊能帶給樂齡長者生活的樂趣和活力。例如在西安社區,參與的均是60-70歲的樂齡族群,剛開始他們的表現較為陌生且害羞,但經過志工與館員的努力推廣後,不但主動要求舉辦第二期桌遊課程,還自願挑戰更高難度的桌遊。另外,在豐原長青學苑元氣學堂中,有一群輕度至重度失智的樂齡族群,也在志工們的帶領下接觸桌遊,將原本平淡的生活帶入新的目標與樂趣。     中市圖館長張曉玲表示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樂齡族群也成為圖書館重要的服務族群之一。推廣多元的閱讀模式,是圖書館發展終身學習的重要使命,如同桌遊對樂齡族群就是一種新的學習體驗。未來在豐原樂齡圖書館空間改善工程完成後,將提供給社區民眾更多共樂、共學的場域。也希望能從樂齡桌遊起步,將多元閱讀推展至社區、學校、家庭及你我的生活之中。
行動故事劇深入偏鄉推廣母語
  • 2018世界母語日在臺中 不一樣的主題書展與行動故事劇
  • 2018-03-08
  •   中市圖規劃「2018世界母語日在臺中」系列活動129場,在總館及各分館展出母語主題書展,今年書展特色為由淺入深的書單,搭配有聲書的播放,讓大小朋友享受母語閱讀的樂趣!同時也結合行動圖書車及故事媽媽巡迴車深入偏鄉,透過生動有趣的母語故事劇,提供偏鄉孩子閱讀養分。     今年的母語書展與往年不同,書單由淺入深,精選童謠、有聲書及繪本,如《逗陣來唱囡仔歌》、《阿媽阿公講予囡仔聽的台灣故事》皆適合親子聆聽、朗誦與閱讀,既學習母語也認識家鄉事,並搭配播放設備,讓書展不僅是用「看」的,更能進一步用聲音感受!另外,展出客家與原住民文化繪本《小桃妹》、《飛吧!彩虹毯》,增進讀者的閱讀視野,還有精彩的母語散文、詩集與小說,邀讀者進入母語文學的花園。     3月18日至3月30日亦規劃了7場母語行動故事劇,走訪山海屯城偏鄉小學,表演《豆油找親戚》、《守護石虎花現后里》等主題故事,透過活潑生動的故事情境,搭配行動圖書車借閱服務,讓孩子發現閱讀的趣味。中彰賓士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提供8人座故事媽媽巡迴車,載送圖書館故事媽媽到偏鄉社區與學校演出故事劇,共同充實偏鄉孩子的閱讀資源。     館方表示除主題書展與行動故事劇外,3月舉辦兩場母語講座,3日邀請台灣教會公報社方嵐亭社長分享「臺語文的起源」,17日邀請台中市台語文化協會王圓圓創會長分享「臺語酸甘甜」,透過講師精彩的演講,增進對臺語文化的認識!
南路鷹活動照片(公版)
  • 南路鷹要回家了!跟著中市圖看大肚生態
  • 2018-03-07
  •   每年的春分到清明時期,總會有成群的南路鷹飛臨大肚山,盤旋於大肚山上空,吱吱呼的向大家打招呼,讓人不禁抬頭望。中市圖大肚瑞井分館於3月10日上午10點邀請四箴國中退休教師、前台中縣社區協會理事長林松範,以「歡迎南路鷹蒞臨大肚山」為主題,講解南路鷹生態與大肚山自然環境,與民眾一起歡迎這批貴客的到來。     南路鷹學名為灰面鵟鷹,又稱「清明鳥」、「國慶鳥」,每年十月自西伯利亞往南過冬,於清明節前後北返飛抵八卦山和大肚山,因此在中部地區有「清明鳥」之稱。大肚山原是台糖種植甘蔗重地,停收甘蔗後,土地開闢為中科園區和精密機械園區,南路鷹滿天飛舞的畫面越來越難得,大肚有句名言相傳:「南路鷹的多寡是大肚山生態環境的指標」。中市圖大肚瑞井分館結合地方特有生態環境與閱讀推廣,舉辦南路鷹與大肚山的主題講座,希望民眾更關心大肚山的自然環境,並把這珍寶留給後代子孫。     中市圖大肚瑞井分館於民國106年3月22日正式啟用,黃色外牆風帆造型的獨棟三層樓建築,提供60席的閱覽席位,圖書館外觀與周遭的紅土田等古樸景觀呈現對比,讓民眾遠遠便能見到圖書館獨特的身影。同時瑞井分館持續地蒐羅多元圖書資源,並注入富饒傳統味的「手工藝」書籍作為特色館藏,讓瑞井分館成為大肚區的重要景點、社區民眾的終身學習中心,愈來愈多民眾喜歡到此學習、分享與交流。     中市圖館長張曉玲表示,從大肚王國到南路鷹,大肚山有著豐富的自然生態及歷史文化,市立圖書館配合地方特色發展特色館藏,大肚瑞井分館逐步充實在地社區與大肚山相關藏書,規劃以大肚山自然文史為主題的講座活動,歡迎大小朋友藉由圖書館的活動能更了解在地的生態環境。
戲劇人生與色盲視角海報
  • 戲劇人生與色盲視角, 謝炳昌談心中的攝影劇場
  • 2018-03-06
  •   「我的攝影沒有文法,只有想法,希望我的作品能夠為大家帶來快樂和一些不同的想法與看法。」這是謝炳昌老師對自己攝影作品的說明。中市圖於107年3月11日下午2時邀請到大葉大學助理教授,並曾擔任劇場導演的謝炳昌老師來到總館,以「戲劇人生與色盲視角」帶領大家觀看他眼中的世界。     謝炳昌老師畢業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戲劇科,對於舞台劇及導戲有著深入的研究,曾在製作人周遊的公司任職,也是前屏風表演班臺中分團團長,九年前他離開服務滿二十年的美商廣告公司,之後開始背著相機單車環島,沿途拍攝所見所聞,對攝影無師自通的他用自身的戲劇靈魂為每一張照片注入新的生命。謝炳昌老師說:「攝影,它讓我衝動、思考、取捨、決定,並且帶來許許多多意想不到的信心和樂趣。」其後舉辦多場個人攝影展,作品更榮獲國家歌劇院官方網站選用、中華郵政臺中總局國家歌劇院元年紀念郵票專案攝影等殊榮。     謝炳昌始終銘記亦師亦友的李國修先生說:「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圓滿了」。謝炳昌的專業是劇場導演,熱衷攝影的他,認為攝影是涉獵哲學、科學、心理學、戲劇、文學、美學、音樂等等的綜合體,當按下快門的那一剎那,就已經決定思想所在。而攝影也改變了他的生活,藉由鏡頭實現了他戲劇人生視野下的生活理念。     中市圖館長張曉玲表示,攝影是記錄人類文化的重要媒介,比起文字記綠更能呈現當下的情景。每位拍攝者的作品都代表拍攝當下的心境,就像同一本書籍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不同人生經驗的人閱讀下,都會產生不同的共鳴。中市圖持續以多元的方式推廣閱讀,由身在各領域的演講者帶領,讓民眾看見非凡的閱讀視野。
光影ㄟ阿罩霧-郭双富從老照片說霧峰故事
  • 光影ㄟ阿罩霧-郭双富從老照片說霧峰故事
  • 2018-03-05
  •   「霧峰」是一個積累臺灣許多歷史事蹟的地方,不論是臺中建城、縱貫鐵路及縱貫公路開通、阿罩霧圳、彰化銀行及文學方面名揚海外的櫟社詩社、文化協會,以及為改善社會風氣創設的一新會等。臺中市立圖書館於3月10日下午2點在霧峰以文分館邀請大屯文化工作室負責人,同時也是收藏家郭双富老師,以一張張珍藏的老照片,敘說一段精彩又豐富的歷史故事,透過畫面帶領大家更直接瞭解臺中的地方人文、事物、景觀。     郭双富走訪臺灣各地投入臺灣文物,古文書原件的蒐藏和研究長達40多年,於1991年成立大屯文化工作室;透過大量閱讀相關書籍,是瞭解文物生命的第一步,但郭双富認為:「身為臺灣人,選擇收藏屬於在地的東西,才是無可取代的臺灣味道、臺灣記憶。」其收藏的珍貴古文書籍、契約、照片等文物,經常無私提供學者研究和展出,如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臺灣教育特展」、屯區藝文中心「霧峰林家與臺灣紀念特展」等,2008年曾榮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第三屆傑出臺灣文獻推廣獎的殊榮。     遷居至臺中霧峰區已超過20年的郭双富,不僅生活在臺中,更熱愛臺中的一事一物;2017年臺中學第二輯中《劇場演義:演藝娛樂現代化的天外天劇場》一書,除了仰賴在地專家學者的史學素養和多年實地經驗外,更透過「臺中文史寶庫」郭双富提供精彩圖片文獻,串起立體的文史脈絡。郭双富認為由於時代的隔閡,大多數人對於歷史僅能在圖書館、學校書本或電影中探知。希望藉由講座帶領讀者,一邊欣賞過去珍貴的老照片,一邊聆聽故事與感受阿罩霧這塊土地的歷史與驕傲。     中市圖張曉玲館長表示,郭双富先生對臺中的歷史變遷與發展研究有重要的貢獻,如同阿罩霧先賢們之於臺灣文史的重要性,扮演傳承文化與記憶的角色;中市圖發展各地區特色館藏及推廣臺中學閱讀,讓更多感人故事再次重現,歡迎大家踴躍前來參與。
《愛犬醫學百科》教您觀察愛犬的動作,即早發現牠們的異狀
  • 中市圖慶元宵免費寵物健檢旺整年
  • 2018-03-01
  •   臺中市立圖書館結合各圖書分館與民眾歡慶元宵,3月1日至31日止推出各類推廣活動,如寵物健檢、種子盆栽手作、燈籠製作、猜燈謎、搓元宵等借閱有禮活動,3月25日更規劃辦理寵物健檢活動。     毛小孩如家人般陪伴著我們,牠的健康更是家人們關切的議題,中市圖總館於3月25日上午9時30分至12時30分在戶外廣場舉辦「與獸醫有約-免費寵物健檢」,邀請專業獸醫為汪星人、喵星人等寵物健康把關,並配合舉辦寵物健康主題書展,如《愛犬醫學百科》教您觀察愛犬的動作,即早發現牠們的異狀,《須崎醫生の元氣狗狗健康料理》親手作寵物健康料理,改善狗狗的健康狀況,《老貓這樣顧,長壽又健康》講述如何飼養與呵護愛貓,讓牠長壽又健康等。透過寵物與主人間愛的故事,讓彼此緊密連結,藉此活動喚起民眾注重寵物健康。     此外,中市圖也準備了小朋友最愛的燈籠禮物,如西屯分館「元宵借書集點換燈籠」、大墩分館及兒童館「元宵節猜燈謎」、東區分館「旱溪媽蔭東區-戊戌年讀冊開智慧」、大安分館「歡樂元宵慶團圓」,外埔分館「慶元宵闔家歡」等,活動期間至圖書館借書達指定冊數即送燈籠,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其他元宵節活動有太平坪林分館的「喜閱元宵」邀請民眾來搓元宵、東勢分館於東勢文化街辦理「新丁粄節多元閱讀推廣活動」、沙鹿深波分館的「字裡行間鬧元宵」猜謎…等等,陪伴民眾共慶元宵佳節。
中市圖陪你「瘋閱讀、玩故事、學寫作」!
  • 中市圖陪你「瘋閱讀、玩故事、學寫作」!
  • 2018-02-27
  •   在資訊爆炸及各類出版品大量釋出的今日,什麼才是適合孩子們閱讀的方式?哪一本書、哪一個故事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中市圖葫蘆墩分館開辦一系列「閱讀與寫作」研習課程(本梯次報名截止日為3月9日),依年齡規劃四個單元,有「說演故事好好玩~輕鬆學表達」、「語文好好玩~輕鬆學寫作」、「故事與思考~閱讀煉金術」及「漫遊小說世界~少年讀書會」。孩子可以從閱讀得到快樂與自信,發現原來閱讀、寫作可以這麼輕鬆又好玩!     葫蘆墩分館於今年寒假期間已辦理一系列閱讀與寫作系列活動,課程一開放報名便迅速額滿,參與的107位孩子也在活動中發現閱讀及寫作的樂趣,本次開辦的研習課程,邀請能說故事、演故事的洪謙義老師,引導思考的作家陳可卉老師,人間福報專欄作家顏福南及致力推廣「青少年閱讀」、「桌遊X閱讀」的邱慕泥老師等專業老師帶領,用不同面向啟發孩子從生活、從經典文學中尋找感動及自我認同,引導出孩子愛上閱讀的興趣及寫作技巧的潛力。     中市圖館長張曉玲表示,「閱讀」是知識的泉源,是改變生活的動能。讓孩子大量閱讀不僅能培養思考的能力更能開創心的視野。中市圖持續藉由講座、讀書會、說故事、研習課程、電子資源等活動推廣閱讀,歡迎民眾共同開啟閱讀寫作的大門。
臺灣工藝之家文生窯 - 藝術生活陶與茶-海報
  • 賴秀桃談陶與茶,閱讀生活藝術家
  • 2018-02-22
  •   賴秀桃在陶瓷的故鄉鶯歌長大,曾創作出「嵐山」、「曙光」及「迷霧」等經典作品。中市圖將於107年2月25日(日)下午2時,邀請陶藝與茶藝大師-賴秀桃到總館以「藝術生活陶與茶」為主題與民眾分享「藝術即生活、生活即藝術」的理念及「分享」與「傳承」的使命,開創閱讀人生的新願景。     賴秀桃,彰化人,從小因為家庭因素搬至陶瓷的故鄉-鶯歌,至此生活中充滿了各式不同陶藝與茶藝的人、事、物,也明白了陶與茶不是件簡單的藝術,日後更將這份從小培養的美感,將大地的稜線、萬變的雲霧及希望的曙光,透過媒材的選用及燃燒技巧,融入陶瓷創作中,做出一系列經典作品。現為中華民國陶藝協會及財團法人台灣茶文化推廣協會理事,更於1998年起舉辦超過二十場的作品展覽,其先生吳明儀是泉州磁灶鎮製陶師吳及家族第二十四代傳人,夫妻兩人致力於陶藝推廣及研究,也因感念祖父吳文生的啟蒙,開創了「文生窯」工作室及撰寫書籍,想讓傳統泉州磁灶鎮製陶師的工藝與技術能發展並延續下去。     賴秀桃表示,小時候曾決定長大後一定要遠離陶瓷,但沒想到20多年前因緣際會遇見了吳明儀,開啟了手拉胚、彩繪等藝術陶瓷的世界,之後更與吳明儀攜手譜出這段陶瓷燒出的愛情。而他們的愛情也反映在製窯的工藝上,堅持以「柴燒窯」追求陶瓷最自然的美麗與純粹,更是獨一無二的「大自然畫作」,兩人把文生窯的歷史與經典作品集結成冊並以《泉州磁灶陶師來臺歷史傳承 文生窯》題名,也將此書贈與臺中市立圖書館各分館,提供愛陶民眾借閱欣賞及認識。     中市圖館長張曉玲表示,「陶人」展現柴窯裡的真誠溫度與美感,就像是閱讀,可以用聆聽、欣賞、手做、體驗甚至藉由不同領域創作者的分享,淬鍊出不同的價值觀及人生體悟。
「喜閱旺旺迎新春」主題書展
  • 中市圖大年初四飄書香與民眾一起過好年
  • 2018-02-05
  •   臺中市立圖書館公告2/15(除夕)至2/18(初三)休館四天,2/19(初四)週一即開館舉辦各類活動,如小農市集、二手書交換、桌遊樂、陶笛演奏、電影欣賞及借閱有禮等活動,希望透過閱讀與歡樂活動,與民眾共度旺旺好運年。       大年初四、初五在葫蘆墩分館也有舉辦「二手雜誌的春天」重新賦予舊雜誌新生命,只要借閱圖書即可兌換過期雜誌,石岡分館則有「吳信蒼年畫及春聯作品特展」及借好書品咖啡活動。     2/15(除夕)至2/18(初三)中市圖總館及各分館休館四天,2/19(初四)至2/20(初五)調整開放時間為上午9點至下午5點,2/21(初六)起恢復正常開放時間,請大家告訴大家。
林沈默與李長青首度交鋒,精武論劍母語創作絕學
  • 林沈默與李長青首度交鋒,精武論劍母語創作絕學
  • 2018-02-05
  •   如何以文字進行臺語文學創作?如何將生活中的小故事,化作一顆顆靈動的音符,譜出動人的臺語詩篇?精武圖書館於2月1日重新啟用,正式開幕後第一場講座邀請詩人林沈默、李長青以「風聲劍影逗陣行-林沈默、李長青的母語墾荒之路」為主題,從詩人的母語創作出發,帶領民眾從蠻荒到豐饒,領略詩人深耕臺語文學創作的箇中滋味。     詩人林沈默,深耕臺語文學創作、保存與推廣,曾走遍臺灣309個鄉鎮市,創作臺灣三字經《念故鄉-臺灣地方念謠》,用母語文學闡釋臺灣歷史、臺灣故事及臺灣精神;詩人李長青,活躍於詩壇的中生代詩人,作品被翻譯成英、日、韓等多國文字,並選入國內、外各大選集。兩位詩人皆深耕母語文學創作,獲得多項文學獎與肯定。     詩人開場各自闡述踏入母語創作的契機,林沈默有感早期臺灣社會母語童謠之貧乏,於1995年開始投入臺語唸謠之創作;李長青因地緣與林沈默成為忘年之交,耳濡目染加上喜愛文學,決定攻讀臺語文碩士學位,碩士論文更以林沈默為研究主題。接著,林沈默先後以《戀》及《五十照鏡》兩首詩,對映李長青的《離開》,以詩作相互詰問與闡析,並開放民眾表達自己對該詩的看法,透過對談,深入創作原點,也保留各自解讀、發想的空間,不時穿插創作時的種種趣事,民眾聽的津津有味,直呼原來理解臺語詩並無想像中的困難!     中市圖館長張曉玲表示,臺語文學蘊含豐富的聲韻與典故,不斷吸收歷史智慧,融入文字中,創作成一篇篇美麗的詩文,本次講座特別以交互對談的方式,讓兩位詩人相互碰撞,不僅擦出詩人的文學創作火花,也讓民眾貼近詩人的創作過程,拉近臺語文學創作與民眾的距離!中市圖2-3月持續辦理「世界母語日在臺中」系列活動。
  • 【蘋果即時】半世紀老建築變身 精武圖書館改走無印風
  • 2018-02-03
  •   台中市北區精武路上的精武圖書館重新開幕,外觀雖無太大改變,但內裝改走時下最夯的MUJI(無印良品)風,以白色為基底融合充滿大自然風味的木頭書櫃、書桌,配合大片落地窗及窗外老樹林蔭,讓來看書的民眾驚艷,忍不住說:「和過去相比變化太大,會忍不住一直想拍照。」       精武圖書館前身是舊省立台中圖書館,民國61年興建至今,已經有50多年歷史。台中市立圖書館館長張曉玲表示,市府耗資7753萬元,歷時1年半重新整修,並購入5萬多本新書,其中最特別的就是配合周邊有許多東南亞移工,設置了東南亞專區,提供3000本東南亞書籍。       揮別過往複雜格局、光線昏暗的感覺,重新開幕的精武圖書館大改風格,以日式簡約設計為主,全以白色、原木色為基調,採光明亮,現場就有不少文青前來拍照打卡。1樓的童書區設計也不輸坊間書店,超大米老鼠造型入口很吸睛,2樓則有大片落地窗,佐以台中公園的老樹,來訪的30歲劉先生就說,「以前小時候會來借書,但後來長大覺得圖書館都暗暗舊舊的,已經很久沒走進來,現在感受跟以往大不相同,坐在窗邊看書很享受!」       精武圖書館1到4樓屬市立圖書的閱覽區域,5到7樓規劃為台中社會創新實驗基地,提供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及青年創業相關的諮詢與服務。(游瓊華/台中報導)
捷克經典-布拉格的春天比較不一樣-海報
  • 捷克之友高嵩明帶路 驚豔布拉格的春天
  • 2018-02-02
  •   捷克總統哈維爾為他寫書序、音樂家德佛札克家族邀他到家裡作客,臺灣首位獲得捷克共和國外交部頒發「國家之友獎」及「卓越貢獻勳章」的高嵩明老師2月3日(星期六)下午2時將在中市圖大里分館,帶領大家一探「《捷克經典》布拉格的春天比較不一樣」。     高嵩明,畢業於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系,曾在竹科做過工程師,深愛歐洲文化,長年研究歐洲各國,對於德國、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地有著深入的研究,曾出版布拉格之春音樂節實況DVD配合導讀,成為史上第一位獲頒捷克「國家之友獎」的臺灣人,更被捷克愛樂管弦樂團收藏到團史館。他的中文著作《捷克經典》,完整介紹捷克歷史、文化、藝術及人民,更獲前捷克總統哈維爾的推薦及駐臺代表杜樂杰頒發「卓越貢獻勳章」,目前於臺中開設「活力文化咖啡館」,時常舉辦演講與共讀,致力文化推廣不於餘力。     高嵩明老師說到「我對歐洲文化一直很有興趣,又喜歡古典音樂,因此一遇到捷克就深深著迷。」他眼中的捷克充滿著不同的驚奇、不同的內斂,讓他一踏上這片土地就無法自拔。更期許自己能夠推動文化的國民外交,扮演起臺灣與捷克文化外交的橋樑。     中市圖館長張曉玲表示,閱讀書籍可藉文字看見作者內心的世界,而講座的帶領可以讓民眾身歷其境感受創作者的感動與堅持。本次邀請高嵩明老師,希望民眾可藉由高嵩明老師看遍歐洲的美、聽見捷克的文化旋律。
  • 【自由時報】省立圖書館轉型 「精武圖書館」 全新啟用
  • 2018-02-02
  •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座落於台中市北區的舊省立台中圖書館,歷經多次轉型,今日以台中市立圖書館「精武圖書館」全新啟用,除原有圖書館功能外,更引進社會創新實驗基地功能,多元發展服務。     台中市文化局指出,精武圖書館分館1至4樓為圖書館,提供圖書借閱服務,除以「台中學」為特色館藏外,另購置3000冊東南亞語文圖書、刊物,打造多元文化專區。台中市政府104年10月與國資圖簽訂合作營運計畫接管,更自編7753萬元工程經費投入改建工程,以台中市立圖書館「精武圖書館」為新定位,重啟發展。     除圖書館既有功能外,精武圖書館更將5至7樓設台中社會創新實驗基地,提供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及青年創業相關諮詢與服務,設有獨立及共同工作空間,提供長期或短期團隊進駐、交流與合作;另將舉辦多元的課程與活動、業師輔導等。     此外,地方稅務局民權分局也在1樓設置服務台,讓精武圖書館以多元功能重啟服務能量。     台中市長林佳龍指出,精武圖書館是市府推動舊城新生計畫的一部分,除是圖書館外,更是市府社會培力工程的第一部曲,引進設台中社會創新實驗基地,未來另在原聯勤招待所設台中社會創新中心及在霧峰光復新村設國際非政府組織(INGO)計畫等,打造台中成為社會創新的城市。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表示,因他從小自學,待圖書館的時間比教室多,樂見圖書館與社會新創基地的結合,盼有更多人站出來以具體行動參與社會創新,一起凝聚社會各界力量解決社會問題。
  • 【聯合報】林佳龍與兒童閒聊 學童認識石虎、不識佳龍
  • 2018-02-02
  • 2018-02-01 11:23喻文玟        坐落於台中市北區精武路291-3號的舊台中省立圖書館,是台中讀書人的老靈魂,民國61年興建,歷經省立台中圖書館、國立台中圖書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精武分館,不同時期興衰蛻變,台中市政府投入7753萬元工程經費,重新開張。     唐鳳這次來台中,因為精武分館不只有圖書館的功能,5至7樓規劃為台中社會創新實驗基地,是社會培力工程首部曲,他特地來看這個以提供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青年創業相關的諮詢與服務的基地。     文化局表示,重新開幕的精武圖書館1至4樓是閱覽區域,並從105年起購入600萬元新書,提供90種期刊雜誌,廣集各類台中作家、台中相關作品。     圖書館8到10樓部分是地方稅務局民權分局,未來這棟圖書館兼具多元功能。
全體大合照
  • 春燕歸來,精武圖書館重新開幕
  • 2018-02-01
  •   春燕載著代表文化新創的氣球起飛,在市長林佳龍、政務委員唐鳳、文化局王志誠局長、市府各局處代表、教育部及各界貴賓等的見證下,歷經15個月整修的精武圖書館於今日正式重新開幕。坐落於北區精武路291-3號的舊省圖,是臺中讀書人的老靈魂,民國61年興建,歷經省立臺中圖書館,到國立臺中圖書館,而至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精武分館的興衰蛻變,臺中市政府投入7753萬元工程經費,打造友善、安全、無障礙空間,嶄新空間匯聚了社會力、閱讀力、創新力等新的能量,由文化局臺中作家典藏館、市立圖書館、社會創新實驗基地及地方稅務局民權分局進駐,展開全新風貌,邀請民眾與築巢的燕子,一同將春天的生氣盎然帶回來,追憶省圖風情,譜寫臺中城市新「閱」章。     ​精武圖書館1樓有圖書館與地方稅務局民權分局設置服務臺,一樓大廳首展以臺中公園常民文化展出與臺中學專區呈現,臺中學是精武圖書館的館藏特色,不僅延續建築所乘載的臺中豐厚歷史,也讓洽公與閱讀角色相遇,刻劃民眾在臺中生活舞臺上的重要位置,使省圖更加歷久彌新。     1至4樓為市立圖書館提供的閱覽區域,從105年起購入600萬元新書,提供90種期刊雜誌,廣集各類臺中作家及臺中相關作品,更因地制宜服務東南亞移工,購置3000冊東南亞語文圖書及10種刊物,打造豐富的多元文化專區。空間使用大片玻璃落地窗,整體轉為通透寬敞,以白色為基調的傢俱設計,搭配多元的燈光變化,將閱讀、學習、展覽及書籍陳列空間交織,形成學習與休閒的平衡,更運用空間內的色彩及景緻轉變,打造如客廳般舒適溫馨的樂齡區、活潑溫暖的兒童區及樹影搖曳內外輝映的文學區與臺中作家區等,給予民眾多彩多姿的閱讀心情。     5-7樓為臺中社會創新實驗基地,是社會培力工程首部曲,以提供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及青年創業相關的諮詢與服務、透過課程規劃、組織診斷及共同工作空間的交流與互動,實驗不同的創新與創意,5樓設有獨立工作空間,提供長期團隊進駐、交流與合作;6樓設有腦力激盪室、對話室及多功能教室,將舉辦多元的課程與活動,擾動團體新思維;7樓有社會創新入口,提供跨領域的諮詢、業師輔導與體驗會員的申請,另有共同工作空間,提供個人會員或團隊短期進駐等空間,營運費用並獲得本市公益彩券盈餘基金補助。     市長林佳龍表示,綠川到臺中公園的環境,是市政府近年來整治重點之一,精武圖書館及臺中公園是臺中鄉親的重要回憶。精武圖書館目前建置了1900餘冊的臺中作家著作及3000餘冊的多元文化東南亞書,在市府及民間企業的協助下成為文化與多元共享的場域。位於5至7樓的社會新創基地,目前有8組團隊進駐,讓臺中市的社會創新開啟重要的首部曲,而第二部曲社會創新實驗中心將搭配美術館及大墩文化中心成為第二個創新聚落。第三部曲則是國際非政府組織(INGO)中心,讓非營利組織、志工團隊、新創團隊及社會企業可與全國的新創團體相互交流。期待大家共同創造臺中市為社會創新城市。     政務委員唐鳳表示,由於自身的自學經驗,圖書館對他而言是熟悉的場所,圖書館與社會新創基地的結合,非常適合有創意的夥伴加入。國家中長程計畫中的國家文化記憶庫,如同臺中學,建立在數位文化的基礎上,亞太社會企業高峰會議也將於今年在臺中舉辦。教育部主任秘書朱楠賢則表示,感謝臺中市政府的幫助,將精武圖書館再造風華,賦予它除了圖書館之外的多元功能。     透過硬體的打造,從建築結構、公共設施到內部空間,共投入工程經費7753萬元,不僅進行老舊空間活化,更給予走過50載的建築全新的生命,成為尋根、學習、創新與開創未來的樂園,學習資源的集結,愛書人的回歸,以及青創團隊間共好共享的創意碰撞,更是無限的軟體能量,讓精武圖書館成為多元學習成長的舵手,期許帶領城市一同綻放嶄新進步的未來之花。
  • 回上頁
TOP